作者:譯幫翻譯 日期:2019-04-12
一名譯員也許能把領(lǐng)導(dǎo)講話翻得滴水不漏,但遇到生活中某些問題,可能一時半會反應(yīng)不過來。下面就談?wù)剬崙?zhàn)中陪同翻譯可能忽視的知識盲點,希望新手們能提前準備、對癥下藥。
1.飲食類詞匯
陪同翻譯十有八九會遇到與外賓一起吃飯的情形。對于不懂中文的外賓,每道菜叫什么名字、有哪些食材組成、用了什么烹飪方法、背后有何典故都是關(guān)注的焦點,特別是對某些飲食有禁忌或?qū)χ袊惋嬑幕信d趣的外賓,一定要清楚的知道每道菜的組成和來龍去脈方肯罷休。如果這時翻譯不能準確提供上述信息,外賓嘴上不說、心里也會對譯員的水平打上問號。
2.醫(yī)藥衛(wèi)生類詞匯
出門在外難免有個頭疼腦熱,如果外賓遇到水土不服或生病的情況,翻譯自然責(zé)無旁貸地擔(dān)任起陪同看病或買藥的任務(wù)。因此,掌握常見疾病的名稱、癥狀描述、診斷方法和藥品名稱十分必要。這樣才不會在遇到突發(fā)情況時亂了方寸。
3.參觀游覽常用詞匯與句型
陪同翻譯的最主要職能就是陪外賓參觀游覽,對于風(fēng)景名勝、宗教文化、歷史典故等理應(yīng)了如指掌。
這里特別提示下比較容易忽視的是一些常見或特色動植物名稱、宗教特定詞匯及歷史人物、故事的翻譯。
記得一次,外賓路過一座古寺突然興致大發(fā),非要進去看看。我在解釋佛教人物和特定稱謂時著實費了一番精力,很多地方實在記不起來確切譯法,只好意譯了,比如羅漢譯成了“guards of Buddha”(其實這樣翻譯是不準確的,羅漢是道行不夠的神,低于菩薩,不是佛祖的衛(wèi)士), “阿難”和“迦葉”涉及古印度語,翻成了“two famous students of Buddha”。
當(dāng)時暫且應(yīng)付過去,但我一直感到如果平時多積累一些詞匯,就不會“書到用時方恨少”了。
4.商品和砍價的常用句型
購物是幾乎每個翻譯都會遇到的問題,而不同外賓關(guān)注點不一樣,有時所購的東西可能超出我們熟悉的范圍。
比如一次在會議間隙有個外賓非要拉著我、讓我?guī)退纯醋o膚品和化妝品,而會議主辦方為了顯示熱情,指定讓我陪她去買。
雖然我是女生,但平時根本不怎么用這些東西,連常見品牌都認不清,更別提翻譯化妝品的效果和功能了。
最后連比劃帶解釋總算完成任務(wù),但心里終究留下陰影了,回來后特地做了個化妝品和護膚品的詞匯表以防下次再遇到。
5.涉及中國國情和傳統(tǒng)文化的詞匯
這個范圍非常大,小到中醫(yī)、氣功、美術(shù)、書法、音樂、文學(xué)、體育,大到中國各地的政治、經(jīng)濟、社會、人文、地理等,包羅萬象。作為譯員,平時最好多多積累,才不致于在外賓問道時露怯。
上述提到的知識盲點最好能熟練做到中西貫通、熟練互譯。因為我們可能遇到的不只是中譯英,也需要英譯中(如陪同中方領(lǐng)導(dǎo)去外國點餐、購物、游覽等)。只有平時多積累,才不致于在遇到突發(fā)情況時手忙腳亂。